论农之前世及丘陵地带农业之今生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水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让我们从汉字之母的甲骨文刻画的农字入手,解读农业是如何产生的。全世界的平均土壤厚度只有0.5米左右,地球信风刮到黄土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水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让我们从汉字之母的甲骨文刻画的农字入手,解读农业是如何产生的。全世界的平均土壤厚度只有0.5米左右,地球信风刮到黄土高原之后,风力渐小,几近于无,把世界其它地方的尘土带到了这一地域,日积月累便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其土壤厚度达到了500-2000米不等。由于黄土高原地势高,位置偏西,尘土飘动,随风东行,随水流转,就势东迁,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原的黄土地,为农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时至今日黄河依然携带大量泥沙不舍昼夜奔流不止,河南人把黄河称为“悬河”、“天河”,是因为黄河已高出地面15米左右。信风东刮裹挟无数尘土诚信准时层层叠加,导致河南地面渐渐升高,宋朝开封城已在今日开封市地面十米以下。 由于黄土不断累积,土层松软,植被不可能长成原始森林般的参天大树。加之人类活动频繁,特别是火的使用,自然形成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从甲骨文的农字可以看出原始农业产生的雏形。 农为会意字。上部用两棵木来表示树林,下部为辰,代表振动,在此指砍伐树木。在甲骨文中辰本义指用石器敲击、切割婴儿脐带,引申为振动、震动。[见《重识汉字——十天干十二地支解读及意义》,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0卷]。甲骨文中的奴最初来源于战俘或犯罪的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自然要进行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砍伐树木,耕种作物。 辰:会意字。甲骨文刻画是手拿石刀(辰,是手拿代石制工具的形象)敲击、切割脐带的形象。石制工具的制作必须要在大的石块上敲打下来小而锋利的小块,必然产生强大的震荡,所以有振、震的含义,以辰为字根的汉字都有振动的含义,如振、晨、震等字(最早一定是用石头打击放在另一坚硬之处的脐带,把它断开,后来才发明了用来切割的石刀)。最能代表震的动物是传说中的龙,龙行风雷至,天地震动,而后下雨。此时所表示的时间是上午的7点至9点,是接生婴儿的第五个步骤,表示十二地支的第五位。 甲骨文是汉字之根,解读汉字应该尽可能的从汉字之根——甲骨文进行解读,才更有说服力。用金文、篆书、隶书、繁体字、简化字表达思想、阐述学说,不如甲骨文深刻,不能全面深入地反映甲骨文承载的丰富信息。更不用说没有看过甲骨文的东汉时期的许慎使用几经演化的隶书著作《说文解字》了。许慎认为:“农为耕也”,片面地解读了农字,而且多数的汉字解读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金、篆、隶、繁、简入手解读汉字,徒增迷惑,犹如犯罪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现场,只会给破案增加难度,难以发现真凶。 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后不施肥,一年后易地而种。 这种古老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农民”先把地上的树木全部砍倒,对一些大树有时先割去一圈树皮,让它枯死,然后再砍倒。已经枯死或风干的树木被火焚烧后,“农民”就在林中清出一片土地,用掘土的棍或锄,挖出一个个小坑,投入几粒种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获得粮食。当这片土地的肥力减退时,就放弃它,再去开发一片,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在过去,这种农业分布比较广泛。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进行着的一种农业耕作类型。 海南岛和云南某些少数民族,如景颇族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式的。它生动而又形象地表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也表明农业活动的落后与无奈。随着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农用土地越来越少后,他们才开始发展精耕细作的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一直持续到夏商之时,周时采取的是分封制。西周时,锋利的青铜农具得到较普遍的使用,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垦殖和耕耘;原来的抛荒制被休耕制代替,土地利用率提高;沤治和施用绿肥,以火烧法防治病虫害。西周实施了比较完善的土地耕种制度即“井田制”,规定天子有五百里封地称为甸(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本指王田。)古时都城称为内城,外城称为郭,内城外郭的方式,在古代贵族墓穴中仍可见到,是内棺外椁的形制,寓意在人间的王或君主,死后在阴间也想享受同等待遇,继续为王或君主,郭外称郊,郊外称甸,甸外称野,山野村夫即由此而来,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农民。后由甸引申为佃,指向地主或官府租种土地的农民。其实在金文中两个字的写法一样,外形和内含上没有多大差别。 一大片土地被划分为井字形,等分为9块,中间的一块田地归天子所有,八户农民轮流种植的农作物为天子所得,8年流换一次,平均计算下来,税收相当于农民年收入的1/8。进入新时代的2006年,我国免除了农业税,无疑又是巨大的进步,必将在中华文明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封建社会农业的主要特征一是重农抑商,二是地主经济,三是精耕细作,四是铁犁牛耕。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若干年。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形成与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关。在农艺和产量上,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在北方,针对春旱多风的特点,早在春秋时代就强调“深耕疾”。深耕达六、七寸以上,适当的深耕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收成。 基于土地承包制多年不变的实际、以家庭为单位的耕作方式至少还要存在20年的实际,发展物理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工厂化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现代化模式固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可以先进行试点尝试,但现代化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任何现代化农业的形式,都必须依靠水,不应该出现旱涝不均的现象。治理不好丘陵旱、洼地涝问题,解决不好水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仰望空中楼阁,不如脚踏实地建设。以东北丘陵地带的田地为例,如果解决好丘陵旱和洼地涝这类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当年即可实现大幅增产增收。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好粮食增产指明了方向。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转换投入方式,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改革涉农转移支付制度,下放审批权限,有效整合财政农业农村投入。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为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钱从哪里来,指明了方向。 以东北吉林辽源为例,这里,山不高而有形,地虽广而半丘陵,五山一水四分田,大型机械难以适应,河不大沟壑纵横,每逢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日照足四季分明,水充沛而洼地盈。地广山多,难以精耕细作,夏热冬寒,只能春季耕种,秋季收获。丘陵多且常年缺水,产量只有平地的三分之一,洼地排水不畅,产量只有平地的二分之一,导致粮食平均产量不高,总量无法提升。农民虽勤劳热情,但仍不富而甚至贫穷。制约丘陵土地粮食增产的决定因素,不在天,不在地,不在肥,不在人,而取决于水。人们,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维必须要转变,城市有水浇花草,农村无钱修水利。当今的浇灌技术,把送水管道铺设到丘陵山地之中,采取圆周喷射式浇水的方式,应该不难办到。兴修这样的水利工程,几乎涉及到每个家庭,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小农意识,在思想上难以达成共识,对于分散耕种的土地,农民自身财力有限,不可能兴建如此巨大而精细的工程,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组织实施。至于钱从何处来,只要想解决,总会有无数的办法。国家可以给高速公路贷款,同样也可以给农民贷款修建排水设施和送水设施,东北春夏两季,雨水充沛,只应在旱时浇,涝时排,每户地中设置单独的电表,便于结算。若如此,地广的东北农业将告别靠天吃饭的时代,若如此,则丘陵不旱、洼地不涝,产量自然增高,必定年年丰收。以东辽县为例,丘陵每亩可增产600斤左右,洼地每亩可增产900斤左右,按每斤玉米一元计算,增加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价值。修建水利的贷款还贷可以参考房贷,分期分批偿还。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都是勤劳诚信的榜样,为了自家生活过得好,他们百般无奈背井离乡,千辛万苦外出谋生。特别是现在的南方留在农村生活的多数是“”部队,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数年以后,土地将会出现无人耕种的局面。如果能够切实提高种粮人的收入,让种地的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会有一部分人愿意留在家乡创业,成为种地大户,不仅可以解决土地荒芜问题,还会在短时间内增加社会财富。 靠天吃饭的农业,无法实现精耕细作。如果有水灌溉,农民自会精耕细作,现代的农业技术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我们曾自豪的向世界宣称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孰不知我们用了占世界35%的化肥。日本用占世界0.3%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的人口,甚至大米还可以出口。可见日本的农业精耕细作到了何种程度。而且日本大米所用化肥少,深受国人追捧,出口到我国价格普遍每市斤40-50元,还有70元至100元不等,春节期间,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1500元抢购5公斤日本大米的现象。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解决好旱涝问题为前提。治理不好旱涝问题,农民有心致富,无力胜天。解决好灌溉排涝问题,人定胜天。古代李冰虽身处乱世,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末期仍修建了都江堰,把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造福千秋。今逢盛世,在繁荣富强的和平年代更要精修水利,把华夏大地变成天下粮仓,功在万代。 根据丘陵地区的特点,修建这种小型的水利设施不能采取集中打井统一给水的方式,这种方式一是不实用,白白浪费平地铺设的管道和送电线路;二是投入巨大,短期难以见到效益,农民也不会同意。应该采取分散打井,就近给水的原则,可大大减少投入成本,而且当年就可见效。 根据丘陵地区的特点,粮食增产必须治理好河流沟汊,河流沟汊治理不好便为沟壑。以龙背村为例,50年前的小河仅有3米多宽,两边自然生长柳毛子(一种水边生长的小柳树,根系极其发达,细如丝线、密如牛毛,深入泥土,能够保持水土不流失,特别适合河边栽种)。40年前人们用柳条编筐篓等家用工具,无人管理,10年内被砍伐殆尽。水土开始流失,此时河沟宽至5-8米,为保持水土,人们便栽种了杨树。但河沟常年清澈,鱼虾成群,全村老少都在此洗澡,妇女在此洗衣,小孩无论冬夏,时常在此嬉戏玩耍。20年后杨树参天成材,遮挡了阳光,致使捱着杨树的地头玉米产量受到影响,农民不时偷砍盗伐,民怨官烦,便全部砍伐。砍后三年水土便开始严重流失,乡政府领导决定把河道取直,认为水会直流而下,便不会冲毁河边的庄稼地。之后几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又有人在此挖河沙。时至今日,河道已宽至20至30米,人们无法出行,不得已,前几年花费1,000,000修了两座桥,有的分到河边的良田的农户的土地全部被冲走,而且都是最肥沃的地块。雨季来时,水流大且急,无人治理,继续吞噬良田,渐至于路,威胁路基之时,只能用石头水泥彻墙加固,花费5万元,只能治理20米左右,“小河”全长25公里,若都用石头水泥加固,需要多少钱? 治理河流的水土流失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在河的两岸种植根系发达、能够保持水土的长势低矮的、适合当地气候的树木,东北地区最适宜种植柳毛子和榆树(为防止长高遮阳防碍庄稼生长,可以适时修剪成“榆树墙”的形状,既美观又适用)。既可以在现有的河边土地上种植(采用占谁地给谁补贴的办法,这种方法见效快,可以防止水土继续流失)。也可以填土造田,以恢复河岸原有土地为标准,把河沟恢复原来宽度后再种植保土树木(这种方法投资大,见效慢,需要多年坚持,但收益同样大,且利在后世)。 根据丘陵地形,多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秸秆冗余过多,农民一是在地中点燃,二是拉回家烧不了便任其自然腐烂蓑败,同样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国内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秸秆利用率很低,主要是用来取暖燃烧或待大牲畜食用后再烧掉。面对已经成型的秸秆利用模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烧掉,草木灰还田;二是压缩,成型生物质燃料;三是青储,做饲料;四是发酵产沼气,居民用或者发电;五是制生物质乙醇;六是制糖),适合东北丘陵地带的最佳方法是先做饲料,但不是青储饲料,而是秋收后干燥的玉米秸秆喂养牛、羊等牲畜,如粉碎饲喂,粪一是可以做沼气,二是可以作为肥料使用,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增加地力;如不粉碎自然饲喂,牛羊吃剩的秸秆主干,再作为燃料烧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制约这一模式开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小家小户的农业无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养殖业的发展。民间借贷的方式利息太高,且无保障,银行对农民的贷款限制十分严格,且没有优惠政策,不能大规模的推进养殖业的普遍开展,勤劳诚实肯干懂得养殖技术的农民徒有经验而难以实现增收。要开展普及到每家每户的养殖业,除非银行能够给予农民以优惠政策,才能实现“养牛养牛,三年五个头”的愿望。若如此,农民既能实现增收,养殖大户便会应运而生,如今农民年轻的外出打工,年纪大的老守田园,一部分中间力量守家在地,就业机会有限,收入更有限,恰恰是这一部分人有成为养殖大户的可能,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和他人就业问题,还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历史证明,勤劳节俭的农民,是最讲求信誉的人,他们以不讲信誉为耻,以讲仁义礼智信为荣,这一传统伴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中国农民身上存在了至少五千年。圣人云:“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要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有一些东西必须要改变,但不知制约“改变”的关键在哪里?农民何时才能真正享受到优惠的信贷政策?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水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让我们从汉字之母的甲骨文刻画的农字入手,解读农业是如何产生的。全世界的平均土壤厚度只有0.5米左右,地球信风刮到黄土高原之后,风力渐小,几近于无,把世界其它地方的尘土带到了这一地域,日积月累便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其土壤厚度达到了500-2000米不等。由于黄土高原地势高,位置偏西,尘土飘动,随风东行,随水流转,就势东迁,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原的黄土地,为农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时至今日黄河依然携带大量泥沙不舍昼夜奔流不止,河南人把黄河称为“悬河”、“天河”,是因为黄河已高出地面15米左右。信风东刮裹挟无数尘土诚信准时层层叠加,导致河南地面渐渐升高,宋朝开封城已在今日开封市地面十米以下。 由于黄土不断累积,土层松软,植被不可能长成原始森林般的参天大树。加之人类活动频繁,特别是火的使用,自然形成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从甲骨文的农字可以看出原始农业产生的雏形。 农为会意字。上部用两棵木来表示树林,下部为辰,代表振动,在此指砍伐树木。在甲骨文中辰本义指用石器敲击、切割婴儿脐带,引申为振动、震动。[见《重识汉字——十天干十二地支解读及意义》,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0卷]。甲骨文中的奴最初来源于战俘或犯罪的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自然要进行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砍伐树木,耕种作物。
文章来源:《中国农史》 网址: http://www.zgnszz.cn/qikandaodu/2021/0707/355.html